本文转自:人民网-广西频道
匠心筑梦绽芳华 笃行不怠谱新篇
——记广西百色市烟草公司烟叶评级技术能手吴雪娇
在百色这片红色热土上,一位扎根烟草行业的技术骨干,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创新,以匠心与实干书写着新时代劳动者的奋斗答卷。作为广西百色市烟草公司烟叶评级专家、行业高技能带头人,吴雪娇凭借精湛技艺与担当精神,在2024年斩获广西烟草烟叶评级职业技能竞赛亚军,先后荣获“烟草行业技术能手”“全区烟草技术能手”称号,并带领团队培养7名市级竞赛获奖人才。这串亮眼成绩的背后,是她对“精益求精”的执着坚守,更是百色烟草人传承红色基因、勇攀技术高峰的典型缩影。
理论铸魂:以专业底色践行责任担当
“技术为本,责任为先。”这是吴雪娇刻在工作手册扉页的信条和工作准则。作为行业高技能人才,她深耕烟叶评级技术标准研究,将工匠精神细化为每一份样本检测的严谨、每一次参数核对的较真。
在担任行业政府特殊津贴评审团成员期间,她曾为核实一份申报材料的技术参数,反复对照国家标准逐项校验,直至深夜仍在比对历史数据。“评审不仅是技术活,更是职业素养和良心活。”她常对团队强调,这种严谨作风延伸至技术培训中——她独创的“标准-案例-实操”三步教学法,让学员既掌握分级技巧,更理解“分毫必究”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精神内涵。
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吴雪娇在解决技术难题时总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。2024年,针对部分产区烟叶品质波动的问题,她带领技术团队开展系统研究,通过大量样本分析和数据比对,总结出一套针对性的分级调整方案,有效提升了烟叶分级的一致性和准确性。“她提出的分级要点把握精准,具有很强的实操性。”市公司烟叶科技术管理员胡国和这样评价。
吴雪娇(右三)给烟技员做技术培训。杨阳摄
匠心传承:以星火之力培育技术梯队
靖西烟叶中心仓库里,吴雪娇正手持烟叶样本向团队讲解和演示分级要诀。2024年烟叶收购季,她带领团队完成20万担烟叶质量检验,实现工商交接“零争议”。这双能精准辨识烟叶品质的“火眼金睛”,源自她年均超260小时的专项训练——从国家级竞赛备战时的昼夜实操,到田间地头组织烟农微视频培训的手把手教学,她将百色烟草的“千人成长计划”化作脚下的泥土印记。
“备战全国竞赛那段时间,她办公室的灯总是最晚熄灭。”同事湛世洲回忆,为掌握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评级差异,她在清晨、正午、黄昏三个时段反复比对同一样本,累计记录数据数百条。
“吴老师总说‘技术要长在泥土里’。”烟技员小邓回忆,新品种推广期间,她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,通过系统观察和记录,建立了该品种完整的质量特征档案。
她创新推出“图片+实操+竞赛”三维培训体系,带动了10余名同事备考职业技能鉴定。2024年市级烟叶评级竞赛中,她带领团队创下47%的获奖率。学员小黄笑称她是“行走的烟叶数据库”:“蒙眼测试时,她摸叶片结构和脉相就能判断烟叶部位,误差不超过5%。”
当被问及团队培养的秘诀,吴雪娇微笑着分享她的心得:“一个人可以走得快,一群人才能走得远。”在日常工作中,她特别注重经验积累和方法总结,将多年实践中的带教心得整理成系统的培训要点。隆林烟草营销部分管烟叶的麻海戈副经理表示:“雪娇总结的‘传帮带’工作法,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,这种经验值得在全行业推广。”
担当奋进:以赤诚之心绘就金色画卷
“把论文写在田野上,把技术送进烤房边。”这是吴雪娇的工作信条。在同事眼中,吴雪娇是出了名的“拼命三娘”。为攻克烟叶调制技术瓶颈,她曾连续90天驻守产区生产一线;得知隆林山区烟农缺乏技术指导,她驱车4小时翻山入户;为组建分级人才梯队,她自创为每位学员建立“师徒成长档案”,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,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实操考核。“吴老师经常利用午休时间给我们讲解难点。”烟技员小黄回忆,“她总是能用最通俗的语言把复杂的标准讲明白。”
2024年雨季,隆林各族自治县部分烟区突发烟叶烘烤异常,她立即带队赶赴现场,在烤房边蹲守观察,分析问题成因。通过技术团队的指导,有效降低了烟叶损失,保障了烟农收益。“她教我们通过观察烟叶变化特征来判断问题根源,还总结出分级处理的注意事项。”当地烟农张天良回忆说。
面对“行业技术能手”的新荣誉,她的规划依旧朴实:“明年要带出5到8名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。”说罢,她便伏案完善《烟叶分级技术培训大纲》,窗外的百色烟田在暮色中泛着金光——这片她深耕十年的土地,见证着一位技术能手从“扎根”到“成荫”的蜕变。
吴雪娇以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证明:匠心不在远处,就在每片烟叶的分拣中;梦想不在彼岸,就在每次技术突破的跬步里。在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,她和她的团队正以百色起义精神为旗,继续用实干笔墨书写新时代劳动者的璀璨篇章。(于兴灵、劳裕民、杨阳)
大牛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